固執己見→同名太多

      台灣近五十多年來發展,實在很進步,但是"命名"卻仍在原地踏步走,以前在各縣市幾乎都有中正路、中山路,各縣市皆有忠孝國小、仁愛國小,甚至什麼中正堂、中山室哇還好各縣市只要冠上縣市各中小學或路名還好區別,但科技大學院校是屬於全國性就不太容易辨識同名、校名是那間,而現在更頭痛的是,連國中也改制完全中學或綜合中學,又會跟原縣市之高中名字雷同,現在五都原來的鄉鎮都改成區了,許多的國中國小都在同一個都裡面,卻都同名,就如高雄市就有兩間中正國小,各位能分得清楚嗎?這也是令我們台灣國民霧沙沙、眼盲盲,五都改制到現在已4年了,今年又增加一都,政府有何改進之處嘛?

  再來談談大學院校吧!高雄地區原有高雄工學院、高雄科技學院、高雄技術學院,在二十年前不要說一般人搞不懂連郵差都會送錯信件,還好經協調已改名為義守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而台北更有台灣師大(北師大)、市北師、國北師,也容易讓人搞混,除非內行人,尤其都在台北市內,下港的高中生錄取了這幾校常常會走錯地方,還有各體育學院有國立體院、台北體院、台灣體院,不是專業人士還真分不清那間體院是正宗的,更有藝術學院及藝術大學,還有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有何關係,中正大學與中正理工學院又是什麼關係,想想台灣人真的沒有特殊的名字可以命名,命名命去皆是"菜市名"就如同大學聯考放榜,每年報章媒體就開始分析名字雷同的男女"菜市仔名"父母真的沒有特殊名字為兒女命名?無論校名、個人名字,是代表一個法人機構及個體自然人在這社會大家認識他的一個特殊符號,拜託以後命名時多用點心吧!各位大人們!

  在大學院校還好處理,可由教育部協調處理,現在最苦惱的是中學改制的問題,像台北市中山區有兩所大同高中,不要問考生及家長,問問郵差,恁們分得清?竟然私立學校亦插一腳,如私立稻江護家和私立稻江商職及長榮中學、長榮女中,各有何關聯?真的有新生跑錯學校,還有新北市三重高中及國立三重高中,你們如何去區別,最頭痛在台北區卻不同市各教育局又無法協調的如新北市私立格致中學及北市格致中學,你們能分辨?許多學校主事者甚至校友會、家長會干涉學校不可改名,但這樣做對?還有爭地區名冠在校名,爭天爭地爭到連教育部、教育局頭痛不已,我們建議兩校雷同者,應重新命名不能用原來的學校名,不是一舉兩得嗎?也較公平,兩造能冷靜思考重新命名對學校最有發展的名字,看看私立大學院校進步最多,有許多有創意或紀念性之學校名值得我們鼓勵,如聖諾瑟、真理、清雲、義守、長庚、元智總比一大堆中山、中正、中華、中央、中國還好吧!

 

 

  以前各縣市在命名中小學校名皆以地緣關係,還有好處,容易找亦有以四維、八德之名字來命也無可厚非,但用政治人物名字,真的不可取,全國中山、中正國中、國小未免太多,就如同全國銅像太多可做博物館來收集了,在高雄市有許多國小、國中命名會令人找不到學校在何處,各位朋友看看,光華國中在和平路上,建國國小在六合路、忠孝國小竟在大智路、四維國小在青年路上但市政府仍不想辦法解決,一點也沒意義的命名,使台灣充滿了粗俗,菜市仔文化如何說我們是文化泱泱國家?

HOME » 最新消息 > 熱門訊息